最近这些年,全球变暖成了大家经常讨论的话题。
科学家们反复警告,如果人类继续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,地球的“体温”会越来越高,最终导致极端天气增多、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严重后果。
为了应对这个问题,各国政府、企业和个人都在想办法减少碳排放。
但有些排放实在无法避免,比如飞机飞行、工厂生产等,这时候“碳抵消”就派上用场了。
碳抵消到底是什么?
简单来说,碳抵消就是通过某种方式,把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“抵消”掉。
比如,一家公司因为生产需要排放了100吨二氧化碳,它可以通过投资植树造林、支持可再生能源项目等方式,让别的地方减少或吸收100吨二氧化碳,这样一来,它的“净排放”就变成了零。
这有点像我们平时说的“赎罪券”,但不是简单的花钱买心安。
真正有效的碳抵消项目,必须符合几个关键原则:
额外性:这个项目必须是“额外”做的,也就是说,如果没有碳抵消的资金支持,这个项目本来不会发生。比如,某片森林本来就要被保护,就不能拿它来算作碳抵消。
可测量:项目减少或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必须能准确计算,不能随便估算。
永久性:碳抵消的效果要能长期维持。比如种树吸收的碳,如果几年后树被砍了,碳又回到大气里,那就不算真正的抵消。
避免重复计算:同一吨二氧化碳不能被多个买家同时用来抵消自己的排放。
碳抵消的常见方式
碳抵消的实现方式多种多样,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:自然解决方案和技术解决方案。
1. 自然解决方案:靠大自然吸收二氧化碳
(1)植树造林
树木在生长过程中会吸收二氧化碳,所以大规模植树是一种常见的碳抵消方式。
比如很多航空公司会推出“飞行碳抵消”计划,乘客可以自愿支付一笔钱,航空公司用这笔钱去种树,抵消航班产生的碳排放。
但种树也有问题:
树木吸收二氧化碳的速度较慢,可能需要几十年才能抵消短期的排放。
如果管理不善,树木可能被砍伐或死于火灾、病虫害,导致碳重新释放。
(2)保护现有森林
比起种新树,保护现有的森林(比如热带雨林)可能更有效。
这些森林已经储存了大量的碳,如果被砍伐,碳会迅速释放到大气中。
通过资助森林保护项目,可以避免这种情况发生。
(3)土壤固碳
健康的土壤也能储存大量碳,比如通过种植覆盖作物、减少翻耕等方式,可以增加土壤的碳含量。一些农业碳抵消项目就鼓励农民采用这类方法。
2. 技术解决方案:用科技减少或吸收二氧化碳
(1)可再生能源项目
比如投资风能、太阳能电站,替代煤炭发电,从而减少整体的碳排放。这类项目通常通过出售“碳信用”来获得资金支持。
(2)碳捕集与封存(CCS)
这是一种高科技方法,直接从工厂或空气中捕捉二氧化碳,然后把它压缩并埋到地下深处,或者用于工业用途(比如制造碳酸饮料)。不过,这项技术成本较高,目前还没有大规模应用。
(3)沼气回收
垃圾填埋场、养殖场会产生大量甲烷(一种强效温室气体),通过收集这些甲烷并用来发电,既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,又能生产清洁能源。
碳抵消是一种应对气候变化的工具,它的核心逻辑是“无法减少的排放,通过别的方式补回来”。
理想情况下,它能推动资金流向环保项目,促进低碳技术的发展。
对于普通人来说,碳抵消可以是一种补充手段,但绝不能代替真正的减排行动。毕竟,地球的“退烧”不能只靠“赎罪券”,而是需要每个人都做出实实在在的改变。
来源:碳排放与碳中和